Publishing Service

Polishing & Checki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

ISSN 1673-1581(Print), 1862-1783(Online), Monthly

<<<                         CONTENTS                         >>>

Review

Tea and human health: biomedical functions of tea active components and current issues

Zong-mao Chen, Zhi Lin

DOI: 10.1631/jzus.B1500001 Downloaded: 3460 Clicked: 8307 Cited: 10 Commented: 1(p.87-102) <Full Text><PPT> 2509

Chinese summary   <223>  茶与人体健康:茶叶活性组分的生物医学效应和当前关注的若干问题

概要:饮茶有益于健康的观念在我国已沿传多个世纪,并在很大程度上为全世界所接受。本文简述了茶叶的药用历史以及从中国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进程,重点对国内外关于饮茶预防癌症、代谢综合症、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人体重要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在动物实验和人体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上存在差异的原因,特别是对茶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在人体组织中生物可利用度低的问题、高剂量绿茶提取物对人体可能存在毒性等安全性问题进行了讨论。此外,还介绍了近几年在提高儿茶素类化合物生物可利用度和对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上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组:茶;癌症;代谢综合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生物可利用度

Articles

Cloning of a caffeoyl-coenzyme A O-methyltransferase from Camellia sinensis and analysis of its catalytic activity

Yue Zhang, Hai-peng Lv, Cheng-ying Ma, Li Guo, Jun-feng Tan, Qun-hua Peng, Zhi Lin

DOI: 10.1631/jzus.B1400193 Downloaded: 2701 Clicked: 5706 Cited: 1 Commented: 0(p.103-112) <Full Text><PPT> 1994

Chinese summary   <28>  茶树中咖啡酰辅酶A氧甲基转移酶的基因克隆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目的:从茶树中克隆一种可以催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生成甲基化EGCG的酶——咖啡酰辅酶A氧甲基转移酶(CCoAOMT),实现甲基化EGCG的酶学合成,为甲基化EGCG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创新点:本研究首次从茶树中克隆了一条CCoAOMT基因组序列;分析了CCoAOMT基因在不同茶树品种和不同成熟度茶鲜叶中的基因表达规律;证明了CCoAOMT具有催化合成甲基化EGCG的生物活性。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序列分析获得CCoAOMT的编码序列和基因组序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HPLC-QTOF-MS)分析酶促反应生成的甲基化EGCG产物(图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CCoAOMT基因的表达差异(图5)。
结论:本研究从茶树中克隆了CCoAOMT基因的编码序列(738bp)和基因组序列(2678bp),明确了该基因具有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揭示了CCoAOMT可以催化EGCG生成EGCG4"Me、EGCG3"Me和EGCG3’Me等多种甲基化产物;证明了CCoAOMT具有催化生成甲基化EGCG的活性;并发现该基因的表达量高低与茶鲜叶的成熟度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组:茶树;咖啡酰辅酶A氧甲基转移酶(CCoAOMT);催化活性;甲基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Expression of cytochrome P450 CYP81A6 in rice: tissue specificity, protein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and response to herbicide application

Hai-ping Lu, Martin Edwards, Qi-zhao Wang, Hai-jun Zhao, Hao-wei Fu, Jian-zhong Huang, Angharad Gatehouse, Qing-yao Shu

DOI: 10.1631/jzus.B1400168 Downloaded: 3369 Clicked: 5771 Cited: 6 Commented: 0(p.113-122) <Full Text>

Chinese summary   <27>  细胞色素P450CYP81A6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

目的:分析CYP81A6基因在苯达松及甲磺隆处理下的诱导表达模式,解释该基因与两种除草剂代谢相关的可能原因。
创新点:从两种除草剂降解途径中产生的小分子物质的结构相似性出发,通过基因诱导表达的特点分析,解释CYP81A6和两种除草剂降解相关的原因。
方法: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来分析基因表达的特点;利用CYP81A6启动子与GUS报告基因构建的载体来分析组织特异性表达;通过亚细胞定位来确定CYP81A6发挥功能的场所。
结论:CYP81A6基因受苯达松及甲磺隆诱导,在不同的时间点开始上调,说明了甲磺隆的降解中间产物可以诱导这个基因的表达;CYP81A6是组成型表达,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证明CYP81A6是一个内质网上的蛋白。

关键词组:CYP81A6;苯达松;甲磺隆;诱导表达;异源物

Lead accumulation and tolerance of Moso bamboo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seedlings: applications of phytoremediation

Dan LIU, Song LI, Ejazul ISLAM, Jun-ren CHEN, Jia-sen WU, Zheng-qian YE,
Dan-li PENG, Wen-bo YAN, Kou-ping LU

DOI: 10.1631/jzus.B1400107 Downloaded: 5171 Clicked: 7632 Cited: 11 Commented: 0(p.123-130) <Full Text><PPT> 2226

Chinese summary   <24>  植物修复的应用:毛竹苗对铅的积累与耐性研究

目的:探索毛竹在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潜力。
创新点:使用了毛竹作为一种全新的植物修复材料进行研究。得到了毛竹幼苗在铅胁迫下的生长与生理反应情况,不同植物组织对铅的吸收与积累情况,铅胁迫下毛竹幼苗表层与细胞超微结构的特征。
方法:根系形态分析(图3)、植物重金属含量分析 (表1)、扫描电镜分析(图4)和透射电镜分析(图5)。
结论:各组织部位铅浓度的值揭示了,毛竹是一个很好的固定铅污染土壤的植物材料;但是由于毛竹茎的高生物量,也可以作为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在0~200μmol/L铅处理下,毛竹的生物量与根系形态没有显著性差异,生长正常未出现中毒症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铅胁迫导致叶片的气孔减少,根与茎内含物增多。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高浓度的铅胁迫导致部分细胞内部叶绿体变形、内质网消失、细胞核与核仁缩小和类囊体膜消失。尽管超微结构观察到细胞内部的损害,但是未出现视觉的毒性症状。毛竹铅的高耐性与茎的高生物量,提供了毛竹作为材料修复土壤重金属铅更大的可能性。

关键词组:毛竹;植物修复;铅;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Assessing winter oilseed rape freeze injury based on Chinese HJ remote sensing data

Bao She, Jing-feng Huang, Rui-fang Guo, Hong-bin Wang, Jing Wang

DOI: 10.1631/jzus.B1400150 Downloaded: 3475 Clicked: 6486 Cited: 5 Commented: 0(p.131-144) <Full Text><PPT> 2336

Chinese summary   <23>  基于国产环境减灾卫星遥感数据的油菜冻害评估

目的:以2011年1月发生在合肥地区的油菜冻害为案例,利用国产环境减灾卫星数据监测其灾情分布,探究自然环境条件及植被长势与灾情之间的关系。
创新点:基于遥感手段监测越冬期油菜冻害的研究鲜见报道。鉴于受灾年份的花期影像难以准确呈现油菜的实际空间分布,本文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灾害年越冬时期的油菜种植区域遥感提取方法,探索了地形条件、越冬前长势、土壤湿度和最冷日期地表温度对于灾情程度的影响。
方法:以正常年份的油菜种植区域为基准,利用越冬作物在越冬前生长的特性来提取受灾年份越冬时期的油菜种植区域;利用灾后相对于灾前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百分比变化量作为冻害监测指标来监测灾情分布;采用随机样本点抽取的灾情与各影响因素数据集,运用相关分析方法来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灾情与坡向之间的关系,采用灰色相关分析方法考查各影响因素对于灾情的影响程度。
结论:基于国产环境减灾卫星数据可以有效地监测油菜冻害灾情,展现不同冻害等级的空间分布;在地势低洼、土壤墒情差、植株长势旺盛条件下,油菜冻害趋于严重,南坡向和西坡向生长的油菜受冻相对更为严重;各影响因素对冻害灾情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最冷日期的地表温度、土壤湿度、灾前长势、海拔高度。

关键词组:油菜;冻害;遥感;作物监测;环境减灾卫星

Treatment of turtle aquaculture effluent by an improved multi-soil-layer system

Ying Song, Yu-ting Huang, Hong-fang Ji, Xin-jun Nie, Zhi-yuan Zhang, Chuan Ge, An-cheng Luo, Xin Chen

DOI: 10.1631/jzus.B1400090 Downloaded: 3063 Clicked: 5618 Cited: 3 Commented: 0(p.145-154) <Full Text><PPT> 1894

Chinese summary   <25>  改良型多介质土壤渗滤系统对甲鱼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目的:通过向多介质土壤渗滤系统(MSL)的土壤层添加污泥,研究改进后的系统对工厂化甲鱼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分析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以期部分揭示其可能的作用机理。
创新点:工厂化甲鱼养殖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大,且水体氨氮含量较高。目前市场上缺乏针对甲鱼养殖废水的处理技术,MSL系统对该废水的处理也未有报道。本文在MSL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并将其应用于甲鱼养殖废水处理上,提出一套有效的甲鱼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并对MSL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
方法:向4套MSL小试装置中分别添加0%、5%、10%和20%污泥,研究其对工厂化甲鱼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试验中水质指标测定均按国家标准方法进行,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结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法测定。
结论:MSL系统可有效地处理工厂化甲鱼养殖废水,向系统中添加20%污泥后处理效果更佳。添加20%污泥的系统内具有较高的硝化类细菌多样性和都较多的生物量。

关键词组:甲鱼养殖废水;多介质土壤渗滤系统;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

Determination of royal jelly freshness by ELISA with a highly specific anti-apalbumin 1, major royal jelly protein 1 antibody

Li-rong Shen, Yi-ran Wang, Liang Zhai, Wen-xiu Zhou, Liang-liang Tan, Mei-lu Li, Dan-dan Liu, Fa Xiao

DOI: 10.1631/jzus.B1400223 Downloaded: 3305 Clicked: 5253 Cited: 4 Commented: 0(p.155-166) <Full Text><PPT> 2002

Chinese summary   <22>  用高度特异性王浆主蛋白1多克隆抗体ELISA法检测蜂王浆新鲜度

目的:为蜂王浆主蛋白1(MRJP1)的快速检测和鉴别提供科学依据,为蜂王浆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 支持。
创新点:首次比较了MRJP1特异性多克隆抗体与MRJP1重组表达蛋白多克隆抗体对王浆主蛋白家族的免疫反应差异,验证了蜂王浆中MRJP1蛋白降解与保温时间的相关性,建立了以MRJP1作为蜂王浆新鲜度生物标志物的快速检测方法。
方法:通过蜂王浆主蛋白家族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筛选出MRJP1的特异性多肽区域,进行人工合成,免疫兔子后取血清制备成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了MRJP1特异性多克隆抗体与MRJP1重组表达蛋白多克隆抗体对王浆主蛋白家族的免疫反应。以新鲜蜂王浆为对照品,用MRJP1特异性抗体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和变性电泳胶灰度扫描法分别测定保温(40°C)7~49天的蜂王浆中MRJP1含量的变化,并进行了相关性 分析。
结论:MRJP1的特异性抗体对MRJP1蛋白具有专一的免疫识别特性,可特异性地检测代表蜂王浆新鲜度的MRJP1含量变化,并鉴别蜂王浆的真伪。

关键词组:新鲜度;蜂王浆;王浆主蛋白1;ELISA;高度特异性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38 Zheda Road, Hangzhou 310027, China
Tel: +86-571-87952276; Fax: +86-571-87952331; E-mail: jzus@zju.edu.cn
Copyright © 2000~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