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
ISSN 1673-1581(Print), 1862-1783(Online), Monthly
2015 Vol.16 No.12 P.971-1048
Articles
Effect of lipopolysaccharide on the hemocyte apoptosis of Eriocheir sinensis
Hai-sheng Xu, Sun-jian Lyu, Jie-hao Xu, Bin-jie Lu, Jing Zhao, Song Li, Yi-qun Li, Yu-yin Chen
DOI: 10.1631/jzus.B1500098 Downloaded: 3466 Clicked: 5019 Cited: 4 Commented: 0(p.971-979) <Full Text><PPT> 2109
创新点:首次在体外条件下实验证明了LPS可诱导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的凋亡,并确定了活性氧自由基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和作用。
方法:在体外26 °C条件下,培养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用浓度1 µg/ml 的LPS处理血细胞0、4、8和16 h后,利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变化,用DNA Ladder试剂盒检测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损伤程度。分别用浓度1和10 µg/ml的LPS处理血细胞0、1和2 h,经膜联蛋白 V-异硫氰酸荧光素(V-FITC)/碘化丙啶(PI)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细胞凋亡数量。收集血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加入LPS至终浓度为10 µg/ml,同时加入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探针至终浓度为1 µmol/L;对照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和DCFH-DA探针。在26 °C孵育不同时间后,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血细胞活性氧的产生情况。
结论:LPS可诱导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包括染色质浓缩和边聚、核膜破裂、线粒体肿胀、凋亡小体形成等(图1和2),形成明显的DNA梯形条带(图3),且细胞凋亡数量与LPS浓度呈正相关,大多数凋亡细胞处于凋亡晚期(图4)。活性氧检测结果显示:经LPS刺激后,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信号显著增强,随后又迅速减弱(图5和6)。综上所述,体外LPS可诱导中华绒螯蟹血细胞产生明显的凋亡反应,且凋亡过程伴随着显著的活性氧爆发。
关键词组:血细胞;中华绒螯蟹;脂多糖;凋亡;活性氧自由基
Induction of follicular luteinization by equine chorionic gonadotropin in cyclic guinea pigs
Jun-rong Li, Wei Wang, Fang-xiong Shi
DOI: 10.1631/jzus.B1500046 Downloaded: 2921 Clicked: 4761 Cited: 1 Commented: 0(p.980-990) <Full Text><PPT> 1793
创新点:首次发现eCG对于发情周期豚鼠发挥了类似促黄体素的作用,而非促卵泡素的作用。
方法:将成年雌性豚鼠(400~700 g,连续2次以上观察到稳定的16天发情周期)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实验组(腹腔注射eCG)。实验组根据注射强度分为20 IU组和50 IU组,并分别于注射后4和8天采集豚鼠卵巢。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和免疫组化法观察豚鼠卵巢变化情况。测定注射后4天卵巢卵泡大小和数量,测定注射后8天卵巢和子宫重量、黄体数量、黄体化细胞数量和闭锁黄体细胞比例。
结论:本实验中,豚鼠经eCG注射后卵巢变化结果显示:发情期豚鼠卵巢经eCG注射发生明显的形态改变(图1),50 IU组豚鼠卵巢在注射后8天出现了黄体化未破裂卵泡(LUF)现象(图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增值细胞核抗原(PCNA)和类激素调节蛋白(StAR)都免疫定位于黄体化卵泡(图8)。综上所述,eCG对于发情期豚鼠发挥了类似促黄体素的作用。
关键词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豚鼠;卵泡发育;增值细胞核抗原;类激素调节蛋白
Qing-bi Hu, Yu He, Xun Zhou
DOI: 10.1631/jzus.B1500151 Downloaded: 2464 Clicked: 4752 Cited: 1 Commented: 0(p.991-997) <Full Text><PPT> 1947
创新点:以中国球形孢子丝菌双向转换为立足点,应用抑制性消减文库成功构建的高特异性的中国球形孢子丝菌酵母相(Y)和菌丝相(M)的正反cDNA基础上,对中国球形孢子丝菌双相转换相关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部分有意义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
方法:本实验通过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中国球形孢子丝菌酵母相和菌丝相的正反cDNA消减文库,并对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部分有意义的差异表达基因,再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验证目的基因在双相中的差异表达。
结论:通过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对中国球形孢子丝菌的正向和反向两个文库进行筛选,获得可能参与球形孢子丝菌细胞壁合成、信号转到、新陈代谢类等相关的片段重叠群(contigs),结果表明中国球形孢子丝菌在双相型转换中存在明显表达差异基因,同时利用相对定量的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其中两个基因(细胞表面分子类基因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CHK和结构基因类核糖体RNA基因)进行验证,认为它们可能与双相转换有关。
关键词组:球形孢子丝菌;双相;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实时荧光PCR技术
Mei-lin Cui, Huan-yi Yang, Guo-qing He
DOI: 10.1631/jzus.B1500147 Downloaded: 2877 Clicked: 4857 Cited: 4 Commented: 0(p.998-1010) <Full Text><PPT> 2028
创新点:麦芽作为啤酒生产原料,含有丰富的糖类及其他营养物质,并且价格低廉,来源广泛。本文首次将麦芽汁作为碳源物质以提高灵芝三萜产量,并对其所含灵芝酸成分进行初步鉴定。
方法:以灵芝菌丝生物量和胞内三萜产量为检测指标,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的碳(C)源和氮(N)源进行筛选,并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其相应浓度,再经响应面法优化液体发酵培养基(C源、N源、pH)(表1)。另一方面,酸碱转化法纯化灵芝三萜提取物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法初步鉴定灵芝所含灵芝酸成分(表2)。
结论:本实验响应面结果显示:当培养基含麦芽汁4.1%,酵母浸出粉1.89%,pH为5.40时,灵芝液体发酵菌丝生物量及胞内三萜产量均达到最优,分别为1.87 g/100 ml和93.21 mg/100 ml。经HPLC-ESI-MS鉴定,初步确定其含有10种灵芝酸成分。
关键词组:灵芝;麦芽汁;响应面;灵芝酸;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
Muhammad Waqas, Abdul Latif Khan, Raheem Shahzad, Ihsan Ullah, Abdur Rahim Khan, In-Jung Lee
DOI: 10.1631/jzus.B1500081 Downloaded: 3115 Clicked: 4670 Cited: 3 Commented: 0(p.1011-1018) <Full Text><PPT> 1933
创新点:首次探讨P. formosus LWL1产生的植物激素和有机酸在缓解粳稻热应激方面的作用。
方法:比较正常和高温胁迫两种环境下,P. formosus LWL1对Dongjin粳稻植株的生长状况及内源性脱落酸、茉莉酸和总蛋白水平变化的作用。
结论:内生菌在正常和高温胁迫条件下均能显著提高植物生长情况,包括株高、鲜重、干重和叶绿素含量。内生菌组的植株具有更低的内源性胁迫信号化合物水平及提升的总蛋白量,表明其具有保护粳稻的作用。这种内生菌可能有利于作物在高温环境下生长的耐受性。
关键词组:拟青霉菌;促进植物生长;热应激缓和;植物激素;有机酸;植物内生菌
Hua-li Li, Zong-jun Li, Zhong-shan Wei, Ting Liu, Xiao-zuo Zou, Yong Liao, Yu Luo
DOI: 10.1631/jzus.B1500160 Downloaded: 2895 Clicked: 6118 Cited: 5 Commented: 0(p.1019-1026) <Full Text><PPT> 1995
创新点:本研究首次采用联合灌喂茶多酚和乳酸菌,探讨了二者联合作用对肉鸡的影响,并通过模拟生产,长期观察了茶多酚和乳酸菌对肉鸡的影响。
方法:对肉仔鸡灌喂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和乳酸菌,在第56和84天随机屠宰取样。收集血液检查血液生化指标,并测定消化酶活性。取肠道样品提取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
结论:长期灌喂茶多酚和乳酸菌改善了肉鸡脂质代谢、消化酶活性以及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了NF-κB信号通路。
关键词组:茶多酚;乳酸菌;NF-κB;肉鸡
Transcriptome changes in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roots induced by methyl jasmonate
Hong-chang Liu, Wei Wu, Kai Hou, Jun-wen Chen, Zhi Zhao
DOI: 10.1631/jzus.B1500150 Downloaded: 2690 Clicked: 4729 Cited: 1 Commented: 0(p.1027-1041) <Full Text><PPT> 1719
创新点:首次在中药何首乌上利用外源MeJA处理研究何首乌根转录组的变化,且获得了根中各代谢途径的大量差异表达基因。
方法:将何首乌植株分为对照组(Hoagland营养液灌根)和实验组(含0.25 mmol/L MeJA的Hoagland营养液灌根)。灌根处理26 h后,分别提取对照组和实验组根中的总RNA,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根的转录组变化并进行测序。同时,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蛋白质数据库和基因数据库信息,对所测cDNA序列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代谢途径归类,寻找MeJA刺激下何首乌根各条代谢途径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结论:外源MeJA刺激处理可影响中药何首乌根转录组的表达变化(表S1)。与对照相比,外源MeJA处理可导致何首乌根中4535个基因上调,14 142个基因下调变化,并分别在125个代谢途径中富集(表1)。代谢途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的结果表明,可在相应代谢途径中找到影响何首乌某些主要药效成分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图2)。差异表达基因的代谢途径归类分析结果提示今后可对何首乌根各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分别进行研究(表1)。综上所述,利用外源MeJA处理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对寻找何首乌中主要有效成份合成的关键酶基因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组:何首乌;茉莉酸甲酯;转录组变化;差异表达基因
Xi-ming Li, Feng Li, Zhong-kai Liu, Ming-tao Shao
DOI: 10.1631/jzus.B1500030 Downloaded: 2627 Clicked: 4368 Cited: 2 Commented: 0(p.1042-1048) <Full Text><PPT> 1865
创新点:POCD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及术中rSOv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数(rSO2, %max)密切相关,术中rSO2, %max>10.1%时,提示可能发生POCD。术中rSO2监测可作为POCD的预测手段。
方法:择期行OLV开胸手术患者50例(美国标准协会(ASA)分级I~III),于术前1天和术后7天分别进行神经心理测验。术中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连续监测rSO2,并计算麻醉诱导前(t1)、单肺通气开始(t2)、单肺通气30 min(t3)、单肺通气60 min(t4)、单肺通气结束(t5)和手术结束(t6)时刻的平均脑氧饱和度、rSO2最小值(rSO2 min)和rSO2, %max。
结论:OLV患者POCD的发生与rSO2有关,rSO2监测可能是预测发生POCD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组:单肺通气;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局部脑氧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