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
ISSN 1673-1581(Print), 1862-1783(Online), Monthly
2017 Vol.18 No.6 P.453-554
Articles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anti-toxoplasmosis efficiency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herbs in a mouse model
Xun-hui Zhuo, Hong-chao Sun, Bin Huang, Hai-jie Yu, Ying Shan, Ai-fang Du
DOI: 10.1631/jzus.B1600316 Downloaded: 2857 Clicked: 4672 Cited: 0 Commented: 0(p.453-461) <Full Text><PPT> 1888
创新点:首次在小鼠模型中研究威灵仙、芜荑、白术、刘寄奴和甘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的抗弓形虫功效,并发现500 mg的药物能提供较好的保护力。
方法:将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不攻虫不给药;PBS组攻虫;药物对照组攻虫并口服磺胺嘧啶10 mg/d;实验组攻虫并分别灌胃300、400、500和600 mg/d中药煎剂;攻虫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弓形虫RH株1000个。每日观察各组小鼠死亡情况,在感染后3和7 d采集抗凝血检测血常规,并采集血液、肝、脾和肺组织,提取基因组DNA,通过绝对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织样品中的虫荷量,采集感染后7 d的肝、肺和脾组织,制作组织切片,通过H & E染色观察组织病变情况。
结论:试验结果表明,500 mg中药组及磺胺嘧啶药物对照组的小鼠显著地延长了存活时间(图1),且这两组小鼠组织及血液中的虫荷数显著低于其他组(图2),这与小鼠的肝、肺和脾组织病理染色结果一致(图4)。另外,与300、400和600 mg中药处理组相比,500 mg处理组小鼠的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均较低(图3),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弓形虫在血细胞中的传播。综上所述,500 mg中草药处理组能降低弓形虫的胞内增殖速率,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证明该浓度的复方中药具有一定的抗弓形虫效果。
关键词组:弓形虫;中草药;荧光定量PCR;存活率
Jian-zhong Xu, Wei-guo Zhang
DOI: 10.1631/jzus.B1600127 Downloaded: 2750 Clicked: 5096 Cited: 0 Commented: 0(p.462-473) <Full Text><PPT> 1730
创新点:首次在中国的发酵豆制品--豆豉中分离得到一株能以玉米水解液为底物合成MK-7的解淀粉芽孢杆菌Y-2(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Y-2),并通过传统诱变育种获得一株带有二苯胺和结构类似物抗性的、以玉米水解液为底物的、高产MK-7的菌株B。amyloliquefaciens H.β.D.R.-5。
方法:以来自中国不同省市地区的豆豉为分离样品,筛选高产纳豆激酶的菌株,再从中挑选出高产MK-7的菌株,并通过16S rDNA分析对其种属进行鉴定。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系统,对分离到的高产MK-7菌株进行诱变处理,获得解除3-脱氧-
结论:从中国豆豉中分离到了一株以玉米水解液为底物合成MK-7的菌株,经16S rDNA分析比对,鉴定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图1)。通过比较MK-7产量,发现利用ARTP可以有效获得解除反馈调节作用的且高产MK-7的突变菌株H.β.D.R.-5(表1)。以大豆水解液和酵母水解液为氮源,异戊醇和MgSO4有利于突变菌株H.β.D.R.-5合成MK-7(图2、表2和表3)。综上所述,利用ARTP处理从中国豆豉中分离到的以玉米水解液为底物的合成MK-7的菌株,可获得高产的MK-7菌株,该方法对选育工业化合成MK-7的菌株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组:甲萘醌-7;解淀粉芽孢杆菌;类似物抗性;二苯胺抗性;玉米水解液
Da-wei Yao, Ze-zhong Yu, Na Li, Yu-nong Hou, Jia-rong Xu, De-ji Yang
DOI: 10.1631/jzus.B1600133 Downloaded: 2775 Clicked: 4543 Cited: 0 Commented: 0(p.474-480) <Full Text><PPT> 1841
创新点:将凹凸棒石的吸附作用、肠道粘膜保护作用和铜离子的杀菌作用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能够替代抗生素,在动物细菌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作用。
方法:用硝酸铜和凹凸棒石粘土(Pal)制备铜离子改性的凹凸棒石粘土(CM-Pal)。通过比较添加CM-Pal前后沙门氏菌数量的变化检测抗菌活性。体内试验,将70只小鼠分为7组,其中5组感染沙门氏菌后分别给予Pal、CM-Pal、蒙脱石散、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1组在感染沙门氏菌之前给予CM-Pal,作为预防组;1组不感染沙门氏菌,作为未感染组。通过粪便形态、粪便计分、生长性能和肠绒毛高度等指标判断对沙门氏菌引起的小鼠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结论:体外抑菌试验显示,CM-Pal与沙门氏菌作用2 h后抗菌率达100%。体内试验也显示,CM-Pal组小鼠24 h后腹泻症状消失,所有小鼠恢复正常。但是其他组小鼠(Pal组、蒙脱石散组和庆大霉素组)分别在48、48和96 h后才恢复正常。CM-Pal治疗组小鼠肠绒毛的高度在感染3 d后恢复正常,但是其他组小鼠肠绒毛高度恢复正常至少需要 5 d。CM-Pal预防组小鼠增重高于其他组小鼠。本研究表明,CM-Pal在预防和治疗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方面能够替代抗生素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组:铜;凹凸棒石粘土;腹泻;沙门氏菌
An Lyu, Jia-jia Chen, Hui-chuan Wang, Xiao-hong Yu, Zhi-cong Zhang, Ping Gong, Lin-shu Jiang, Feng-hua Liu
DOI: 10.1631/jzus.B1600224 Downloaded: 3001 Clicked: 5912 Cited: 1 Commented: 0(p.481-491) <Full Text><PPT> 1850
创新点:首次证明安石榴苷对脂多糖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此作用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抑制相关。
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1、10、30、50和100 µg/ml)刺激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3、6、9、12和18 h,筛选出建立炎症损伤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安石榴苷预处理细胞2 h后用脂多糖刺激12 h,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的p65、p38、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的表达水平。
结论:MTT结果显示,30 µg/ml 脂多糖刺激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12 h能够造成细胞活力下降和形态改变(图2和3)。RT-PCR结果显示,安石榴苷预处理后炎症因子显著降低(图4)。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安石榴苷预处理能显著抑制IκBα降解以及p65、p38、JNK和ERK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图5和6)。综上所述,安石榴苷对脂多糖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因子;炎性损伤;安石榴苷
CIDE gene expression in adipose tissue, liver, and skeletal muscle from obese and lean pigs
Yue-qin Qiu, Xue-fen Yang, Xian-yong Ma, Yun-xia Xiong, Zhi-mei Tian, Qiu-li Fan, Li Wang, Zong-yong Jiang
DOI: 10.1631/jzus.B1600294 Downloaded: 2572 Clicked: 5884 Cited: 0 Commented: 0(p.492-500) <Full Text><PPT> 1730
创新点:首次在肥胖型与瘦肉型猪模型中解释CIDE家族基因可以调节脂质代谢,并有助于脂肪沉积及导致肥胖。
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肥胖型蓝塘猪和瘦肉型杜长大猪的脂肪、肝脏和骨骼肌中CIDE家族基因、SREBP-1c、PGC-1α、HNF-4α、FASN、DGAT1和DGAT2、perlipin 2等基因表达水平。采用血浆生化指标仪试剂盒检测两个品种猪血浆中甘油三酯、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及胆固醇的含量。
结论:肥胖型蓝塘猪脂肪和背最长肌组织中的Cidea和Cidec,及肝脏中Cidec的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瘦肉型杜长大猪。在脂肪组织中,脂质代谢相关的基因(包括SREBP-1c、PGC-1α、HNF-4α、FASN、DGAT1和DGAT2基因)表达量都是蓝塘猪高于杜长大猪。蓝塘猪肝脏中的SREBP-1c、HNF-4α和PGC-1α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杜长大猪。蓝塘猪背最长肌组织的SREBP-1c、HNF-4α、PGC-1α和DGAT2基因表达量高于杜长大猪。然而,蓝塘猪的脂肪、肝脏及背最长肌三种组织中的perlipin 2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杜长大猪。此外,蓝塘猪血浆中的甘油三酯、葡萄糖及游离脂肪酸浓度明显高于杜长大猪。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肥胖型和瘦肉型猪不同组织中的CIDE家族基因表达水平与背部脂肪厚度、腹部脂肪重量、血浆中的甘油三酯、葡萄糖及游离脂肪酸浓度有明显的正向相关性。综上所述,CIDE家族基因可以调节脂质代谢,并促进脂肪沉积及导致肥胖。
关键词组:CIDE家族基因;脂肪沉积;脂肪;肝脏;骨骼肌;蓝塘猪;杜长大猪
Betul Apaydin Yildirim, Saban Kordali, Kubra Asena Terim Kapakin, Fatih Yildirim, Esra Aktas Senocak, Serdar Altun
DOI: 10.1631/jzus.B1500291 Downloaded: 2884 Clicked: 5188 Cited: 0 Commented: 0(p.501-511) <Full Text><PPT> 1976
方法:将36只体重200~250 g的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分成6组,每组6只,适应实验室条件7 d。每组处理方式不同,包括:组I,对照组,5% DMSO;组II,HPE 100 mg/(kg·d);组III,HPE 200 mg/(kg·d);组IV,庆大霉素80 mg/(kg·d);组V,庆大霉素80 mg/(kg·d)+HPE 100 mg/(kg·d);组VI,庆大霉素80 mg/(kg·d)+HPE 200 mg/(kg·d)。腹腔注射8 d后,取血清、肝和肾组织用于评估血液尿素氮(BUN)、肌酐、酶和非酶抗氧化剂和脂质过氧化。
结论:庆大霉素能显著提升血清BUN、肌酐和肝肾阳性以及丙二醛(MDA)水平,同时降低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用100 mg/kg HPE的治疗能逆转庆大霉素诱导的改变。因此,100 mg/kg HPE在肾脏和肝脏中可作为自由基和清除剂,具有缓解庆大霉素在生物化学和组织病理学上毒性的作用。
关键词组:抗氧化剂;提取物;蜡菊;庆大霉素;肾毒性;氧化应激
Shi-yu Qin, Xue-cheng Sun, Cheng-xiao Hu, Qi-ling Tan, Xiao-hu Zhao
DOI: 10.1631/jzus.B1600249 Downloaded: 2911 Clicked: 4778 Cited: 0 Commented: 0(p.512-521) <Full Text><PPT> 1792
创新点:在不同氮源条件下,从组织分布、汁液运输、亚细胞分布以及品种等方面研究了甘蓝型油菜的钼营养状况。
方法:将甘蓝型油菜L0917和ZS11的幼苗在正常营养液培养20天后,分别转移至4种NO3−:NH4+比(14:1、9:6、7.5:7.5、1:14)且总氮为15 mmol/L的营养液中培养15天后收获。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法测定根、茎和叶不同部位钼含量,木质部和韧皮部液钼含量,叶肉细胞细胞壁组分、细胞器组分和可溶性组分钼含量。
结论:在高或低NO3−:NH4+比条件下,高的钼吸收能力、木质部转运、韧皮部再迁移以及叶片亚细胞钼储存在甘蓝型油菜钼积累上扮演重要角色。
关键词组:甘蓝型油菜;氮源;运输;亚细胞分布;木质部;韧皮部
Lan-lan Wan, Da-qi Zhang, Jin-nan Zhang, Li-qun Ren
DOI: 10.1631/jzus.B1600369 Downloaded: 2821 Clicked: 4644 Cited: 0 Commented: 0(p.522-531) <Full Text><PPT> 1714
创新点:为了增强蜂毒肽的抗肿瘤效果,本课题组在其基础上进行改造,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TT-1。该研究第一次将蜂毒肽类似物和免疫细胞因子IFN-α联合使用,并通过实验证实联合用药可以通过激活免疫调节来增强TT-1的抗肿瘤效果。
方法:首先通过MTT实验验证TT-1对HepG-2/Huh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接着建立HepG-2/Huh7小鼠移植瘤模型,考察TT-1+IFN-α的体内抗肿瘤效果;使用anti-asialo GM-1抗体消除自然杀伤(NK)细胞,验证NK细胞在联合用药中的关键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验证TT-1对HepG-2/Huh7细胞MHC I链相关分子A(MICA)表达的影响,并用实时聚合酶联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对其机制进行探究;通过细胞毒性实验考察TT-1+IFN-α是否可以增强NK细胞对HepG-2/ Huh7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最后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考察TT-1+IFN-α联合用药对肿瘤组织中MICA和NKG2D的表达量的影响。
结论:MTT实验表明TT-1可以在体外有效地抑制HepG-2/Huh7细胞的增殖。小鼠移植瘤模型实验结果显示TT-1+IFN-α联合用药比TT-1单独给药更能有效地抑制HepG-2/Huh7移植瘤的生长,但是在消除NK细胞之后该效应明显减弱,说明TT-1+IFN-α的抗肿瘤效应是通过NK细胞特异性介导的。TT-1不仅可以上调肿瘤细胞表面MICA的表达量,而且可以减少可溶性MICA的分泌;进一步研究表明,TT-1通过抑制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DAM 10)的表达来阻止MICA从肿瘤细胞表面脱落。细胞毒性实验表明,TT-1+IFN-α可以显著增强NK细胞对HepG-2/Huh7细胞的杀伤作用。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TT-1+IFN-α联合用药可以明显增加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表面MICA和NK细胞NKG2D的表达量。综上所述,TT-1+IFN-α联合用药可以通过增强MICA和NKG2D的相互作用达到显著的抗肿瘤效果。
关键词组:TT-1;干扰素α;自然杀伤细胞;肝癌;免疫治疗
Ai-bin Zhang, Ye Wang, Chen Hu, Yan Shen, Shu-sen Zheng
DOI: 10.1631/jzus.B1600541 Downloaded: 2526 Clicked: 4761 Cited: 0 Commented: 0(p.532-538) <Full Text><PPT> 1654
创新点:本组病例的腹腔镜手术组采用endo-GIA缓慢压榨方法处理胰腺残端,并采用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获得了较低的术后胰漏发生率和良好的手术清除效果。
方法:收集4年间实施胰体尾切除手术的胰腺导管腺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论:22例胰腺导管腺癌进行了LDP手术,76例病人进行了ODP手术。比较LDP和ODP组,两组在胰漏(P=0.62)、腹腔内脓肿(P=0.44)和术后出血(P=0.34)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LDP组和ODP组术中获取的淋巴结数量(11.2±4.6 vs. 14.4±5.5,P=0.44)和淋巴结阳性病例数(36% vs. 41%,P=0.71)无显著性差异。切缘阳性发生率(9% vs. 13%, P=0.61)也无显著性差异。LDP组平均生存期(29.6±3.7)月,ODP组为(27.6±2.1)月,无显著性差异(P=0.35)。综上所述,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对早期的胰腺导管癌是安全有效的。采用endo-GIA缓慢压榨方法可以预防术后胰漏发生,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腺切除有利于肿瘤清除。腹腔镜手术可以达到和传统开腹手术相似的肿瘤清除效果。
关键词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开腹胰体尾切除术;胰腺肿瘤;胰漏
Case report
Ye-sheng Xu, Wen-jia Xie, Yu-feng Yao
DOI: 10.1631/jzus.B1600363 Downloaded: 2515 Clicked: 4593 Cited: 0 Commented: 0(p.539-543) <Full Text><PPT> 1855
创新点:首次详细描述对延迟复位的LASIK术后瓣移位的手术方法。首次报道了长期延迟复位的LASIK术后瓣移位伴大皱缩经过无缝线的手术治疗也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结果。
方法:一例30岁男性在双眼LASIK术5年后受到右眼钝挫伤,并延误治疗5周。手术方法包括平衡盐溶液软化角膜瓣,仔细并轻柔地用26G针头刮除上皮和平衡盐溶液冲洗以伸展瓣皱褶。所有位于瓣内侧面和基质床的内生上皮都被仔细地刮除和冲洗去除。在复位角膜瓣后放置绷带式软性接触镜。
结论:对于延迟处理的外伤性LASIK瓣移位,通过平衡盐溶液充分软化角膜瓣、伸展瓣皱褶以及彻底清创内生上皮可将瓣复位并得到良好的临床结果。
关键词组:延迟复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外伤性瓣移位
Correspondences
Chun-wang Dong, Hong-kai Zhu, Jie-wen Zhao, Yong-wen Jiang, Hai-bo Yuan, Quan-sheng Chen
DOI: 10.1631/jzus.B1600423 Downloaded: 3009 Clicked: 5874 Cited: 0 Commented: 0(p.544-548) <Full Text><PPT> 1886
创新点:采用图像特征(色泽和纹理)和AdaBoost改进的ELM(极限学习机)混合算法(Ada-ELM),明确了茶叶外形表象与人的感官感受间的非线性量化解析关系。
方法:基于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不同品质茶样的纹理和色泽等图像特征(表1),并与专家感官评分进行关联分析,筛选出10个极显著相关的特征变量(图1)。进而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Ada-ELM,分别建立了针芽形绿茶外形感官品质的线性和非线性预测模型(表2),并进行模型性能比较。
结论:非线性模型能更好地表征图像信息与感官评分间的关联,且AdaBoost集成算法能进一步提升ELM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性。综合而言,采用计算机图像特征量化评价芽形绿茶的外形品质是可行的,为拓展茶叶感官评审方法和规模化、自动化加工中品质的专家决策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和思路。
关键词组:芽形绿茶;外形品质;图像特征;非线性建模;极限学习机(ELM)
Full genome analysis of swine genotype 3 hepatitis E virus isolated from eastern China
Jiang-bing Shuai, Lu-huan Li, Ai-yun Li, Yong-qiang He, Xiao-feng Zhang
DOI: 10.1631/jzus.B1600419 Downloaded: 2432 Clicked: 4518 Cited: 0 Commented: 0(p.549-554) <Full Text><PPT> 1822
创新点:首次分析报道浙江地区基因3型猪戊型肝炎病毒全序列。
方法:利用套式PCR和末端快速扩增法对分离自浙江地区的戊型肝炎病毒进行分段扩增,经克隆测序后拼接全基因组。进一步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组结构、开放阅读框及其基因型等进行分析,并与国内外戊型肝炎毒株进行比较分析。
结论:浙江株戊型肝炎病毒(ZhJ-PJ050-3)基因组由7223个核苷酸组成,其中3’非编码区含有23个碱基的poly(A)尾。全基因组包含ORF1、ORF2和ORF3三个主要基因,长度分别为5109、1983和342 bp。进化分析显示,ZhJ-PJ050-3为基因3型,与国内唯一报道的上海株3型毒株以及多数日本毒株共属3b亚型。与国内外戊型肝炎序列比对发现,ZhJ-PJ050-3基因组共有24个特有的点突变,且在ORF1中含有一个亮氨酸缺失。这些分子特征将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关键词组:猪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化分析;基因3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