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ing Service

Polishing & Checki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

ISSN 1673-1581(Print), 1862-1783(Online), Monthly

<<<                         CONTENTS                         >>>


Special Issue on Cancer Immunology and Immunotherapy

Guest Editor-in-Chief: Aifu LIN

Editorial

Editorial: Cancer immunotherapy: an evolving paradigm

Aifu LIN

DOI: 10.1631/jzus.B2210001 Downloaded: 573 Clicked: 549 Cited: 0 Commented: 0(p.791-792) <Full Text>

Reviews

Review: Relapse after CAR-T cell therapy in B-cell malignancies: challenges and future approaches

Tianning GU, Meng ZHU, He HUANG, Yongxian HU

DOI: 10.1631/jzus.B2200256 Downloaded: 822 Clicked: 1165 Cited: 0 Commented: 0(p.793-811) <Full Text><PPT> 309

Chinese summary   <73>  

顾天宁1,2,3,4,朱萌1,2,3,4,黄河1,2,3,4,胡永仙1,2,3,4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中国杭州市,310003
2浙江大学医学中心良渚实验室,中国杭州市,311121
3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中国杭州市,310058
4干细胞与细胞免疫治疗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杭州市,310058
概要: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免疫疗法,极大地改变了癌症治疗的格局,尤其是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然而,CAR-T细胞治疗后复发仍然是影响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主要障碍之一。肿瘤细胞内在特性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特殊CAR结构的存在,CAR-T细胞具有的独特生物学功能同样影响治疗效果。此外,肿瘤微环境中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深刻影响CAR-T细胞功能及临床预后。因此,本综述基于最新发现,从肿瘤细胞、CAR-T细胞和肿瘤微环境角度,关注B细胞恶性肿瘤经CAR-T细胞治疗后复发,讨论未来相应的基础和临床策略,以提供全面的认识,有助于提高研究和临床应用。

关键词组:嵌合抗原受体T(CAR-T);B细胞恶性肿瘤;复发机制;策略

Review: 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 as unique construc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organization, education, and function of tumor-infiltrating immunocytes

Jing CHEN, Jian CHEN, Lie WANG

DOI: 10.1631/jzus.B2200174 Downloaded: 776 Clicked: 816 Cited: 0 Commented: 0(p.812-822) <Full Text><PPT> 291

Chinese summary   <66>  

陈晶1,2,陈健1,汪洌2,3,4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中国杭州市,310009
2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研究所及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中国杭州市,310003
3浙江大学医学中心良渚实验室,中国杭州市,311121
4浙江大学癌症中心,中国杭州市,310058
概要:三级淋巴结构主要在包括肿瘤在内的慢性炎症部位的非淋巴组织中发展形成。这一异位形成的淋巴结构主要包含趋化因子招募而来的B细胞、T细胞以及起支持作用的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三级淋巴结构有利于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发育与互作,进而增强其抗肿瘤免疫应答。但该抗肿瘤效应取决于三级淋巴结构的具体定位以及成熟阶段。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三级淋巴结构的抗肿瘤机制将有助于新型免疫疗法的探索。现有的治疗策略研究方案包括联合瘤内三级淋巴结构与药物治疗或诱导瘤内三级淋巴结构的形成,从而实现提升肿瘤治疗疗效和改善肿瘤患者预后的目的。

关键词组:三级淋巴结构;肿瘤浸润免疫细胞;肿瘤微环境

Review: Tumor immune checkpoints and their associated inhibitors

Zerui GAO, Xingyi LING, Chengyu SHI, Ying WANG, Aifu LIN

DOI: 10.1631/jzus.B2200195 Downloaded: 911 Clicked: 1118 Cited: 0 Commented: 1(p.823-843) <Full Text><PPT> 269

Chinese summary   <38>  

高泽瑞1,2,3,4,凌幸怡1,2,3,石成瑜1,2,3,王颖1,2,3,林爱福1,2,3,5,6,7
1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系统稳态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杭州市,310058
2浙江大学癌症研究中心,中国杭州市,310058
3浙江省细胞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杭州市,310058
4浙江大学竺可桢荣誉学院,中国杭州市,310058
5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中国杭州市,310058
6浙江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国际医学院,中国义乌市,322000
7浙江大学-齐鲁制药联合研究院,中国杭州市,310058
概要: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在内的免疫检查点蛋白,可以与各自的受体结合,以阻断免疫细胞的激活信号等方式促进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这种由免疫检查点的免疫修饰赋予的肿瘤细胞免疫规避能力,使得免疫逃逸成为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靶向上述分子的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通过抗体与特定小分子抑制剂抑制肿瘤关键信号通路,破解肿瘤患者的免疫耐受,已表现出优异的临床效益。因此,破译这些免疫检查点分子的作用和调节机制将为临床治疗提供关键的理论指导。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目前关于这些免疫检查点分子在多个层面上的功能和调节机制,包括表观遗传调节、转录调节和翻译后修饰。此外,我们还对针对调控途径中各个节点的药物进行了总结,进一步阐明新鉴定的免疫检查点分子的临床潜力,重点介绍了它们对癌症诊断和免疫治疗的潜在意义。

关键词组:免疫检查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L1;CTLA-4;LAG-3;TIGIT;B7家族

Review: Iron metabolism, ferroptosis, and lncRNA in cancer: knowns and unknowns

Lei QU, Xinyu HE, Qian TANG, Xiao FAN, Jian LIU, Aifu LIN

DOI: 10.1631/jzus.B2200194 Downloaded: 1158 Clicked: 1528 Cited: 0 Commented: 0(p.844-862) <Full Text><PPT> 314

Chinese summary   <34>  

瞿蕾1,2,3,何欣豫1,2,3,唐倩4,5,6,7,樊晓1,2,3,刘坚4,5,6,7,林爱福1,2,3,8,9,10
1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统稳态与保护教育部实验室,中国杭州市,310058
2浙江大学癌症研究中心,中国杭州市,310058
3浙江省细胞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杭州市,310058
4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中国海宁市,314400
5浙江省临床肿瘤药理与毒品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中国杭州市,310006
6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和兽医学院,英国爱丁堡,EH16 4SB
7浙江省生物医学与工程转化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海宁市,314400
8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中国杭州市,310003
9浙江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国际医学院,中国义乌市,322000
10浙江大学-齐鲁制药联合研究院,中国杭州市,310058
概要:代谢重编程是肿瘤标志性事件之一,癌细胞通过代谢重编程满足自身能量供应以及无限增殖。铁作为生命必要微量元素之一,对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DNA合成和修复、细胞呼吸、氧气运输、脂质氧化、信号转导等过程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癌细胞通过多种机制增加细胞内铁离子浓度以促进细胞增殖。铁死亡是一种由铁催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引起的细胞死亡形式,是治疗耐药性肿瘤的潜在治疗靶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作为一种新型调控元件参与调节细胞代谢、增殖、凋亡和铁死亡等多种细胞过程。在本综述中,我们总结了铁代谢、铁死亡和lncRNA在肿瘤发生中的关系。深入探讨lncRNA在肿瘤铁死亡中的作用,将为联合靶向lncRNA和铁死亡相关分子在肿瘤治疗中提供新的策略和视角。

关键词组:铁代谢;铁死亡;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肿瘤发生

Research Article

UPF1 increases amino acid levels and promotes cell proliferation in lung adenocarcinoma via the eIF2α-ATF4 axis

Lei FANG, Huan QI, Peng WANG, Shiqing WANG, Tianjiao LI, Tian XIA, Hailong PIAO, Chundong GU

DOI: 10.1631/jzus.B2200144 Downloaded: 758 Clicked: 1037 Cited: 0 Commented: 0(p.863-875) <Full Text><PPT> 292

Chinese summary   <37>  

房磊1,齐欢2,王鹏1,王世晴1,李天娇1,夏天2,朴海龙2,顾春东1
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大连市肺癌诊疗中心,中国大连,116011
2中国科学院分析化学分离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大连,116023
目的:UPF1是调节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的核心因子,参与多种肿瘤进展相关分子通路的调节,其在肺腺癌氨基酸代谢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方法和结果:本研究通过结合生物信息学和代谢组学,分析发现UPF1与肺腺癌中部分氨基酸代谢通路显著相关,证实UPF1敲低后可显著抑制氨基酸代谢重编程核心蛋白ATF4的表达及eIF2α-Ser51位点的磷酸化水平,且UPF1通过调控ATF4蛋白增加肺腺癌细胞的氨基酸水平进而促进细胞增殖。在临床患者样本数据库中,肺腺癌组织中UPF1的mRNA水平表达异常,UPF1和ATF4均高表达的肺腺癌患者有着较差的总生存期。
结论:本研究表明,UPF1是肿瘤氨基酸代谢重编程的潜在调控因子,可作为肺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关键词组:UPF1;ATF4;氨基酸;肺腺癌

Correspondence

Correspondence: Secondary donor-derived CD19 CAR-T therapy is safe and efficacious in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with extramedullary relapse after first autologous CAR-T therapy

Delin KONG, Tingting YANG, Jia GENG, Ruirui JING, Qiqi ZHANG, Guoqing WEI, He HUANG, Yongxian HU

DOI: 10.1631/jzus.B2200128 Downloaded: 765 Clicked: 901 Cited: 0 Commented: 0(p.876-880) <Full Text><PPT> 265

Chinese summary   <38>  

李惠乾1,黄晋1,曹重1,杨殿阁1,钟志华2
1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中国北京市,100084
2中国工程院,中国北京市,100088
摘要:确保行人的安全对自动驾驶汽车而言至关重要,同时也具有一定挑战。经典的行人避撞策略无法应对不确定性,而基于学习的方法缺乏明确的性能保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强化学习的行人避撞方法,以使自动驾驶车辆能够与具有行为不确定性的行人安全交互。该方法集成了规则策略和强化学习策略,并设计了一个激活函数选择具有更高置信度的作为最终策略,通过这种方式保证最终策略的表现不亚于规则策略。为说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使用一种加速测试方法生成了行为随机的行人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测试场景中的成功率,相比基准方法的94.4%,提升至98.8%。

关键词组:行人;混合强化学习;自动驾驶汽车;决策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38 Zheda Road, Hangzhou 310027, China
Tel: +86-571-87952276; Fax: +86-571-87952331; E-mail: jzus@zju.edu.cn
Copyright © 2000~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