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
ISSN 1673-1581(Print), 1862-1783(Online), Monthly
2024 Vol.25 No.11 P.941-1038
Special Issue on Autism: from Bench to Bedside
Guest Editors-in-Chief: Junyu XU, Jianhong LUO
Reviews
Review: Prefrontal cortical circuits in social behaviors: an overview
Wei CAO, Huiyi LI, Jianhong LUO
DOI: 10.1631/jzus.B2300743 Downloaded: 942 Clicked: 1136 Cited: 0 Commented: 0(p.941-955) <Full Text><PPT> 119
1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院,脑科学研究所,中国杭州市,311121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国杭州市,310013
3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省医学表观遗传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杭州市,311121
4杭州师范大学,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实验室,中国杭州市,311121
5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浙江省神经损伤修复新靶点及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杭州市,310015
6浙江大学,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杭州市,310058
摘要:社交是人类和动物基本而复杂的行为,受社会认知和情感相互作用的调控。社交障碍发病率高,同样也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和精神分裂症(SCZ)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显著临床特征。尽管有关社交行为神经的基础研究不断增多,但其精确的神经环路机制仍然有待阐明。本文回顾了前额叶皮层(PFC)在调节社交行为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在社交障碍中的功能改变。大量研究提示:PFC功能障碍可能是以社交缺陷为共同特征的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关键病理节点。此外,本文深入梳理了啮齿类动物内侧PFC(mPFC)与其他皮层区域和皮层下大脑区域的复杂连接,以及这些连接在社交行为调控中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大量证据强调了mPFC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以及小清蛋白阳性中间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在调控社交行为中的作用。因此,深入解析社交相关的神经环路及其功能,将有助于揭示社交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并指导临床转化研究。
关键词组:前额叶皮层;社交行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精神分裂症;小清蛋白阳性中间神经元;-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
Review: Pharmacotherapy for the core symptom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Peiying TAN, Xiaolin SHEN, Lizhang ZENG, Xuchu WENG, Hongyan GENG
DOI: 10.1631/jzus.B2300864 Downloaded: 479 Clicked: 908 Cited: 0 Commented: 0(p.956-971) <Full Text><PPT> 109
1华南师范大学脑认知与教育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广州市,510631
2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广东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广州市,510631
摘要: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系列以社交功能障碍和刻板行为为特征的神经发育疾病。ASD的病因在很大程度上仍未探明,它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且严重程度也各不相同。目前,尚无经监管机构批准的药物可有效治疗ASD的核心症状。儿童期和青春期是ASD治疗取得重大成果的关键阶段,因此有必要开发专门针对这两个时期的药物。根据药物的作用靶点和机制,研究发现非典型精神药物、抗炎和抗氧化药物、激素药物、离子通道药物和胃肠道药物能显著改善儿童和青少年的ASD核心症状。此外,比较分析同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以确定更好的替代药物,并促进药物的开发。虽然这些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要进一步评估,但它们在临床治疗ASD核心症状方面具有巨大的广泛应用潜力。
关键词组:自闭症谱系障碍;核心症状;药物治疗;重复行为;社交功能障碍
Research Articles
Xiaofeng REN, Huimin WANG, Xiaoman LV, Yi ZHOU, Yingyin FAN, Yanjun YU, Christoph W. TURCK, Yuhui CHEN, Longbao LV, Yingzhou HU, Hao LI, Wenchao WANG, Dongdong QIN, Xiaoli FENG, Xintian HU
DOI: 10.1631/jzus.B2400294 Downloaded: 305 Clicked: 545 Cited: 0 Commented: 0(p.972-995) <Full Text><PPT> 109
1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灵长类设施),遗传进化与动物模型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库,中国昆明市,650107
2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昆明动物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生物资源与疾病分子机理联合实验室,中国昆明市,650201
3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中国昆明市,650500
4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防治神经精神疾病重点实验室,中国昆明市,650500
5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北京市,101408
摘要:复杂脑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缺乏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人类研究受到伦理的限制,猴模型的建立对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系列脑疾病,尤其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转基因猴模型已被成功建立。然而,要建立实用、有效的脑疾病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疾病机理和治疗研究中,目前还缺乏一个标准的工具,即脑疾病模型猴的日常行为采集和分析系统。因此,我们以行为表型的全面、定量研究为目标,针对模型构建中常用的恒河猴和食蟹猴,建立了一个标准的日常行为采集和分析系统,包括行为数据采集方法和猴日常行为目录(MDBE)。然后,我们以ASD为应用实例,参考广泛用于临床疾病和模型研究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修订版)(DSM-5-TR)中的ASD核心临床症状,基于MDBE建立了一个用于ASD猴模型核心临床症状定量评估的子行为目录(ASD猴核心行为目录(MCBE-ASD))。随后,我们通过实验数据证明了该系统的高度可重复性,并比较了不同恒河猴个体间行为模式的差异。
关键词组:猴日常行为目录;猴行为采集方法;恒河猴;食蟹猴;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Pupillometry reveals hyper-arousal in response to auditory stimuli in autistic children
Ci SONG, Runsheng MA, Wei NI, Xinyue PENG, Xue LI, Ruoxi SHI, Yuanping ZHANG, Li YI
DOI: 10.1631/jzus.B2300462 Downloaded: 763 Clicked: 1064 Cited: 0 Commented: 0(p.996-1008) <Full Text><PPT> 89
1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中国北京市, 100871
2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北京市, 100871
3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中国北京市, 100191
4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中国北京市, 100191
5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中国北京市, 100191
6青岛市自闭症研究会, 中国青岛市, 266107
7天津市宜童自闭症研究服务中心, 中国天津市, 300392
8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 中国北京市, 100871
摘要:异常的感官反应在孤独症个体中被广泛报道,且与更多的功能困难有关。动态地看,他们对重复出现的感官刺激的反应平均值异常的背后因素可能是异常的首次反应和/或习惯化速率。本研究旨在使用瞳孔测量法测量不同类型听觉刺激引起的孤独症儿童的唤醒水平以及他们异常唤醒水平的动态变化。在实验一中,43名孤独症儿童和49名典型发展儿童被动地听重复出现的温和声音和负向声音。在实验二中,参加过实验一的39名孤独症儿童和44名典型发展儿童听按随机顺序出现的逐渐出现的无惊跳声音和突然出现的惊跳声音。研究发现,孤独症组在听负向声音和惊跳声音时瞳孔面积变化过大,这表明他们出现过高唤醒,而这些孤独症儿童在听温和声音和无惊跳声音时的唤醒水平正常。动态地看,在听负向声音时,孤独症组在首次反应中瞳孔面积变化的最大值过大,而该组的习惯化速率是正常的。总之,上述结果表明,负向和惊跳刺激可使孤独症儿童产生过高唤醒,且过高的首次反应在孤独症的过高唤醒中起到作用。因此,我们建议尽量减少负向和惊跳感官刺激或逐渐增加负向听觉刺激的音量来让孤独症儿童通过习惯化适应,从而降低他们的唤醒水平并减少问题行为。
关键词组:孤独症谱系障碍;唤醒;习惯化;听觉的;瞳孔测量
Wenhao LI, Chao SONG, Lifei HU, Lingling WU, Zhiwei ZHU
DOI: 10.1631/jzus.B2300354 Downloaded: 813 Clicked: 1191 Cited: 0 Commented: 0(p.1009-1019) <Full Text><PPT> 94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杭州市,310053
摘要:智力水平和适应行为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进入主流学校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ASD儿童父母受教育程度与ASD儿童智力水平及适应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的257例学龄期ASD儿童。ASD儿童的父母完成了一份标准的人口学信息统计表,包括诊断时的年龄、性别、学校等级和父母的教育背景。所有入组儿童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IV)中文版进行智力评估。适应行为得分调查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评估第二版(ABAS-II)中文版,由家长完成。学龄期ASD儿童平均智力为76.88±22.62,男性高于女性,且与年龄呈正相关。适应行为评分平均为82.47±15.86,其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就读于主流学校的ASD儿童具有更好的适应行为。母亲受教育程度与ASD儿童的智商和适应行为显著相关,而父亲受教育程度与之不相关。因此,对家长进行更好的培训和支持有助于ASD儿童进入主流学校,同时适应性训练则是患儿父母更为迫切需要掌握的技能。
关键词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学龄儿童;智力(IQ);适应行为;父母教育程度
Yanan ZHAO, Huiyun FAN, Rong ZHANG, Xiaoying ZHENG
DOI: 10.1631/jzus.B2300874 Downloaded: 364 Clicked: 665 Cited: 0 Commented: 0(p.1020-1030) <Full Text><PPT> 100
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中国北京市, 100191
2澳门城市大学大健康学院, 中国澳门, 999078
3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中国北京市, 100871
4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中国北京市, 100191
5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 中国北京市, 100191
6神经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北京市, 100191
7北京大学医学部孤独症研究中心, 中国北京市, 100191
8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 中国北京市, 100730
摘要:日益增长的儿童照料需求给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带来了较大压力。本研究调查了ASD儿童和青少年母亲的自我汇报心理健康情况,并探讨了与母亲心理健康相关的因素。一共5077名0至17岁ASD儿童和青少年(包含4892个双亲家庭、185名单身母亲家庭和150名为单身父亲情况)的父母完成了一项全国在线调查,其中28.0%的母亲报告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与0~2岁孩子的母亲相比,10~13岁孩子的母亲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可能性更低(比值比(OR)为0.63,95% 置信区间(CI)为0.43-0.91);与低功能ASD儿童母亲相比,高功能ASD儿童母亲有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可能性更低(OR 0.76,95% CI 0.62-0.94)。共病儿童的母亲更易有较差的心理健康状况(OR 1.56,95% CI 1.35-1.81),当母亲与其他家庭成员存在冲突(OR 1.44,95% CI 1.22-1.70)和提供全职照料(OR 1.22,95% CI 1.06-1.41)时,她们也更容易有较差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高于平均水平的家庭收入情况下,母亲更不容易有较差的心理健康状况(OR 0.70,95% CI 0.58-0.82)。综上所述,与儿童和家庭相关的因素以及提供全职照料方面对母亲心理健康状态有显著影响。减少阻碍母亲外出工作和社会交往的障碍,以及解决抚养孤独症ASD儿童的经济负担,可能有助于改善母亲福祉。
关键词组:孤独症谱系障碍;母亲;心理健康状态;影响因素
Correspondence
Correspondence: Early developmental level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with different adaptive behavior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Chao SONG, Ting HAN, Lifei HU, Ning SHAO, Zepeng WANG, Yan JIN, Tingting CHEN, Zhiwei ZHU
DOI: 10.1631/jzus.B2300310 Downloaded: 705 Clicked: 1121 Cited: 0 Commented: 0(p.1031-1038) <Full Text><PPT> 104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杭州市, 310052
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适应行为能力普遍受到损害,然而其与早期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深入开展二者间关系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ASD儿童能力的发展规律,促进ASD儿童早期个体化干预的实施。本文回顾性选取了1656例在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被诊断为ASD的儿童,汇总了《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和《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S)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会影响ASD儿童的适应行为以及GDS中各能区的早期发展;同时,适应行为也会显著影响GDS各能区的发育商数,且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ASD儿童的适应行为和各方面能力相互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不同ASD个体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个体化的综合干预模式。
关键词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适应行为;早期发育水平;个体化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