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
ISSN 1673-1581(Print), 1862-1783(Online), Monthly
2024 Vol.25 No.12 P.1039-1124
Special column on the "Top 10 Academic Advances of Young Scholars at Zhejiang University"
Guest Editor-in-Chief: Yunmin CHEN
Reviews
Giovanni Davide BARONE, Yaqi ZHOU, Hongkai WANG, Sunde XU, Zhonghua MA, Tomislav CERNAVA, Yun CHEN
DOI: 10.1631/jzus.B2300914 Downloaded: 1158 Clicked: 2086 Cited: 0 Commented: 0(p.1039-1054) <Full Text><PPT> 299
1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作物病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杭州市,310058
2格拉茨大学生物学研究所,奥地利格拉茨,8010
3南安普顿大学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部生物科学学院,英国南安普顿,SO17 1BJ
摘要:化学农药防治是当前农业生产中防治作物病虫害最主要的措施,对粮食安全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有害生物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利用有益农业微生物资源控制作物有害生物被认为是替代化学防治的可持续举措之一。植物微生物群落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发育等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部分微生物具有开发为微生物农药和肥料的潜力。全面解析微生物群落中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生态功能,对合理利用微生物菌落的功能来维持植物的健康和生产力至关重要。本综述重点关注微生物群落中细菌-细菌之间互作机理及其在不同环境下对作物发育与健康的影响,并强调如何通过调控这种互作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以及小分子物质和信号调控通路在细菌-细菌相互作用中的关键作用。本文列举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菌代谢产物介导细菌-细菌互作的典型案例及其互作机制。未来需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将微生物群落中各种二元互作方式整合到整个微生物组的复杂模型中,以进一步了解微生物群落中各组分间的互作机理,为更好地利用农业有益微生物资源解决作物病虫害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组:植物微生物组;细菌-细菌互作;植物病原物;农作物生产;分子机理
Review: Input-output specific orchestration of aversive valence in lateral habenula during stress dynamics
Taida HUANG, Xiaonan GUO, Xiaomin HUANG, Chenju YI, Yihui CUI, Yiyan DONG
DOI: 10.1631/jzus.B2300933 Downloaded: 1575 Clicked: 2230 Cited: 0 Commented: 0(p.1055-1065) <Full Text><PPT> 524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与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中国义乌市,322000
2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中国杭州市,3100058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教育部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中国杭州市,3100058
4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科研中心,中国深圳市,518107
5广东省脑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中国广州市,510080
6深圳市中药活性物质筛选与转化重点实验室,中国深圳市,518107
摘要:压力是抑郁障碍的主要风险因素,通过在特定的脑区和神经环路产生持久的功能异常,进而导致抑郁发作。在压力积累的动态过程中,外侧缰核是大脑众多区域中处理负性情绪信息的关键枢纽,因此被认为参与抑郁症发病。外侧缰核的神经元整合了不同上游脑区输入的负性情绪效价,其中有多个上游脑区选择性支配外侧缰核内侧部或外侧部。与此同时,外侧缰核的亚区通过投射到下游不同的中脑靶区,进行负性情绪效价的分配,并且形成反馈神经环路。尽管已有这些进展,但是在压力诱发抑郁样状态的发病过程中,以外侧缰核为核心的神经环路时空动态机制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本综述试图提出一个理论框架,描述外侧缰核通过"输入-输出"特异性的神经元架构进行负性情绪效价的整合。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研究揭示了外侧缰核具有一种在生理情况下响应多种压力刺激的"赫伯可塑性",能够通过特定的上游输入促进神经元的过度兴奋,进而因果性地编码慢性压力的经历和驱动抑郁的发生。综上所述,外侧缰核神经环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将为抑郁症的早期干预和神经环路特异的抗抑郁疗法带来曙光。
关键词组:外侧缰核;神经环路;厌恶;压力动态;抑郁样状态;头对头对比
Mini-review
Review: Energy deprivation-induced autophagy and aggrephagy: insights from yeast and mammals
Siyu FAN, Yingcong CHEN, Weijing YAO, Cong YI
DOI: 10.1631/jzus.B2300884 Downloaded: 1342 Clicked: 2081 Cited: 0 Commented: 0(p.1066-1070) <Full Text><PPT> 433
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中国杭州市,310003
摘要:作为细胞内重要的物质降解途径,自噬在维持细胞稳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相较于物质匮乏诱导的自噬,我们对能量匮乏诱导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生理病理意义的认识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实验室主要探究细胞如何感知能量匮乏并启动自噬发生。通过酿酒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两种模式生物,我们发现在能量匮乏诱导的自噬发生中,细胞的活性氧(ROS)、DNA损伤感受器Mec1和线粒体有氧呼吸是必需的。本文旨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总结,并提出该研究领域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
关键词组:自噬;葡萄糖饥饿;固态聚集体自噬;含TCP1伴侣蛋白亚基2(CCT2)
Regular papers
Deciphering odontogenic myxoma: the role of copy number variations as diagnostic signatures
Aobo ZHANG, Jianyun ZHANG, Xuefen LI, Xia ZHOU, Yanrui FENG, Lijing ZHU, Heyu ZHANG, Lisha SUN, Tiejun LI
DOI: 10.1631/jzus.B2400081 Downloaded: 1020 Clicked: 1553 Cited: 0 Commented: 0(p.1071-1082) <Full Text><PPT> 470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杭州市,310027
摘要:基于超表面的圆偏振器件往往面临着结构复杂度和偏振消光比之间的权衡。提出一种具有强圆二色性的单层手性超表面。该结构能够将圆偏振入射光转化为线偏振光,并且能够实现高的圆偏振消光比。所设计的超表面可以通过改变几何参数的方式改变工作波长。该超表面结构之间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产生了强手性光学效应。此外,通过实验表征了该超表面的圆二色性。
关键词组:光学超表面;偏振探测;平面光学元件;手性超表面
Efficient genome editing in medaka (Oryzias latipes) using a codon-optimized SaCas9 system
Yuewen JIANG, Qihua PAN, Zhi WANG, Ke LU, Bilin XIA, Tiansheng CHEN
DOI: 10.1631/jzus.B2300899 Downloaded: 1185 Clicked: 2179 Cited: 0 Commented: 0(p.1083-1096) <Full Text><PPT>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