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ing Service

Polishing & Checki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

ISSN 1673-1581(Print), 1862-1783(Online), Monthly

<<<                         CONTENTS                               


Special Column on Precision Psychiatry in Mood Disorders

Guest Editors-in-Chief: Shaohua HU, J. John MANN

Review

New perspectives on microbiome-dependent gut-brain pathway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with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from bench to bedside

Menglin LIU, Genhao FAN, Lingkai MENG, Kuo YANG, Huayi LIU

DOI: 10.1631/jzus.B2300343 Downloaded: 1461 Clicked: 946 Cited: 0 Commented: 0(p.1-25) <Full Text><PPT> 31

Chinese summary   <3>  依赖于微生物的肠脑通路治疗伴有胃肠道症状抑郁症的新视角:从实验室到临床

刘梦琳1,2, 樊根豪2,4, 孟令凯3, 杨阔3, 刘华一3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区域诊疗中心, 中国郑州, 450000
2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国天津市, 301600
3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中国天津市, 300131
4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 中国郑州, 450052
摘要:与普通人群相比,抑郁症患者更易出现慢性胃肠道症状,但这些症状仅被视为抑郁症的躯体症状而缺少特别关注。长期以来,对伴有胃肠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缺乏适当诊断和有效治疗,因此研究抑郁症与胃肠道疾病间的关联对临床治疗极为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抑郁症与消化道中的微生物群密切相关,而微生物群-肠-脑轴则为抑郁症与胃肠道疾病之间的关联开创了一个新的视角。识别和治疗胃肠道疾病可能预防抑郁症的发作,也可能改善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目前抑郁症和微生物相关的肠-脑轴的研究缺乏对胃肠道功能的关注。本综述结合临床前和临床证据,归纳了微生物调控的肠-脑轴在情绪和胃肠道功能中的作用,并总结了潜在治疗策略,为抑郁症伴胃肠道症状的病理机制研究和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组:抑郁症;胃肠道疾病;肠-脑轴;病理机制;治疗

Research Articles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vortioxetine as an adjuvant drug for patients with bipolar depression

Chunxiao DAI, Yaoyang FU, Xuanwei LI, Meihua LIN, Yinbo LI, Xiao LI, Keke HUANG, Chengcheng ZHOU, Jian XIE, Qingwei ZHAO, Shaohua HU

DOI: 10.1631/jzus.B2400470 Downloaded: 72 Clicked: 149 Cited: 0 Commented: 0(p.26-38) <Full Text><PPT> 24

Chinese summary   <2>  沃替西汀辅助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戴春晓1,2,付瑶阳2,励璇玮3,林美花3,李银波4,李潇3,黄可可3,周成成4,谢健2,赵青威3,胡少华1,5,6,7,8,9,10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 中国杭州市, 310003
2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 中国杭州市, 310006
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剂科, 中国杭州市, 310003
4富阳区第三人民医院, 中国杭州市, 311402
5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 中国杭州市, 311100
6全省精神障碍精准医疗重点实验室, 中国杭州市, 310003
7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 教育部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 中国杭州市, 310012
8浙江大学脑医学研究院, 中国杭州市, 310003
9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杭州市, 310003
10数理心理健康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杭州市, 310003
摘要:沃替西汀作为辅助药物治疗双相抑郁的有效性尚存争议,因此本研究旨在验证沃替西汀治疗双相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项前瞻性、双中心、随机和为期12周的临床试验共纳入100名双相Ⅱ型抑郁患者。主要观察指标为Montgomery-Asberg抑郁评定量表(MADRS),临床有效判定为MADRS减分率≥50%。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初期均接受4周鲁拉西酮单药治疗,其中治疗有效的患者继续接受该单一疗法,而无效患者被随机分配到联合丙戊酸盐或联合沃替西汀组,疗程为8周。通过综合比较4~12周的MADRS结果,系统分析沃替西汀是否可以作为辅助药物治疗双相抑郁。结果显示:37例患者对鲁拉西酮单药治疗有效,而无效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丙戊酸组和沃替西汀组,疗程8周;经丙戊酸或沃替西汀联合治疗2周后,沃替西汀组的MADRS评分明显低于丙戊酸组;两组在8周和12周时的MADRS评分没有差异;副作用发生率在丙戊酸组和沃替西汀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重要的是,沃替西汀组中有3名患者转为躁狂或轻躁狂。本研究显示,鲁拉西酮联合沃替西汀对早期双相II型抑郁有潜在的益处,但我们应密切监测疾病进展,避免转躁风险。

关键词组:双相抑郁;鲁拉西酮;沃替西汀;联合治疗

Aberrant network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sensorimotor superficial white-matter system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eng WANG, Yanling BAI, Yang XIAO, Yuhong ZHENG, Li SUN, The DIRECT Consortium, Jinhui WANG, Shaowei XUE

DOI: 10.1631/jzus.B2300880 Downloaded: 508 Clicked: 890 Cited: 0 Commented: 0(p.39-51) <Full Text><PPT> 22

Chinese summary   <1>  重度抑郁症感觉运动浅表白质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异常

王鹏1,2,3, 白艳玲4, 肖杨5, 郑宇宏1,2,3, 孙励1,2,3, The DIRECT Consortium, 王金辉6, 薛绍伟1,2,3
1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神经内科, 中国杭州市, 311121
2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研究院, 中国杭州市, 311121
3浙江省认知障碍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杭州市, 311121
4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中国杭州市, 311121
5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中国北京市, 100191
6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 中国广州市, 510631
摘要:白质纤维在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促进两侧大脑间的通讯及整合不同脑区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感觉运动功能异常是重度抑郁症(MDD)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然而,MDD中异常的感觉运动白质系统的作用大部分仍是未知的。本研究调查了来自DIRECT联盟的233名MDD患者与257名匹配的健康对照(HC)的白质形态脑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化。白质网络是通过结合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和三维离散小波变换(3D-DWT)方法,从磁共振成像(MRI)数据中构建出来,通过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分析区分MDD和HC。结果表明,在MDD中,节点度、节点效率和节点介数的网络拓扑异常主要位于感觉运动浅表白质系统中。利用网络节点拓扑特性作为分类特征,SVM模型能有效区分MDD和HC。上述发现从白质形态脑网络的视角出发,强调了感觉运动系统在MDD脑机制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组:重度抑郁症;磁共振成像;白质;脑网络

Correspondence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imaginal exposure therapy for adolescents with acute stress disorder: case report

Miaomiao ZHAO, Ying LI, Haoyang ZHAO, Chaonan JIANG, Manli HUANG

DOI: 10.1631/jzus.B2300765 Downloaded: 471 Clicked: 715 Cited: 0 Commented: 0(p.52-57) <Full Text><PPT> 22

Chinese summary   <1>  病例报告: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影像暴露治疗青少年急性应激障碍

赵苗苗1,2,3, 李颖1,2,3, 赵昊阳1,2,3, 蒋超楠1,2,3, 黄满丽1,2,3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 浙江省精神障碍管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杭州市, 310003
2浙江大学脑研究所, 中国杭州市, 310003
3浙江省数学心理健康工程中心, 中国杭州市, 310003
摘要:青少年急性应激障碍(ASD)的症状通常是不典型且偏离常态的,因此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及时干预有可能减轻ASD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展。但对青少年急性应激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尚缺乏经验支持和令人信服的证据。本文所述案例围绕两名被诊断为ASD的青少年展开,患者分别经历了反复出现的侵入性痛苦回忆、忍受负面情绪、逃避和睡眠中断。两名青少年在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想象暴露的联合治疗后,精神症状显著改善。此外,在1个月的随访期间,两例患者病情均保持稳定。上述病例表明,rTMS和想象暴露的结合有望成为青少年ASD的治疗策略,值得开展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组: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想象暴露;青少年;急性应激障碍(ASD);病例报告

Regular papers

Review: ATP-binding cassette (ABC) transporters: structures and roles in bacterial pathogenesis

Shu Sian HOW, Sheila NATHAN, Su Datt LAM, Sylvia CHIENG

DOI: 10.1631/jzus.B2300641 Downloaded: 2597 Clicked: 891 Cited: 0 Commented: 0(p.58-75) <Full Text><PPT> 24

Chinese summary   <1>  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其在细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

Shu Sian HOW1, Sylvia CHIENG1, Sheila NATHAN1, Su Datt LAM2
1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生物科学与生物科技系, 马来西亚万宜市, 43600
2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应用物理系, 马来西亚万宜市, 43600
摘要: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proteins,ABC转运蛋白)具有向外和向内两种转运方式,能通过克服浓度梯度协助多种底物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运输。这些转运蛋白具有两个高度保守的核苷酸结合区域(NBDs)和两个跨膜结构域(TMDs)。与ABC向外转运蛋白不同,原核生物的ABC向内转运蛋白还需额外的底物结合蛋白(SBP)作为特定底物转运的识别位点。大量研究发现在细菌致病体中存在许多ABC转运蛋白,提示这些转运蛋白对细菌感染的建立至关重要。现有研究证实,ABC转运蛋白在细菌生长、致病和毒力方面发挥作用,包括导入细胞活动所需的必要营养物质,以及输出与外膜相关的毒力因子和抗微生物物质等。本文对ABC转运蛋白的经典结构和最新分类进行综述,以便全面了解与细菌毒力和致病性相关的ABC转运蛋白在细菌感染期间的活动与作用。

关键词组:ABC转运蛋白;细菌致病机制;毒力

Research Article: Chronic exposure to hexavalent chromium induces esophageal tumorigenesis via activating the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Yilin ZHU, Fanrong LIU, Lei LIU, Jinfu WANG, Fengyuan GAO, Lan YE, Honglei WU, Chengjun ZHOU, Guimei LIN, Xiaogang ZHAO, Peichao LI

DOI: 10.1631/jzus.B2300896 Downloaded: 459 Clicked: 1056 Cited: 0 Commented: 0(p.76-91) <Full Text><PPT> 24

Chinese summary   <2>  六价铬的慢性暴露可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诱导食管肿瘤发生

朱一林1, 刘繁荣1, 刘雷1, 王锦夫1, 高沨源1, 叶兰2, 吴洪磊3, 周成军4, 林贵梅5,6, 赵小刚1,7, 李培超1,7
1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 中国济南市, 250012
2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肿瘤防治中心, 中国济南市, 250012
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中国济南市, 250012
4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 中国济南市, 250012
5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济南市, 250012
6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制剂技术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济南市, 250012
7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胸部肿瘤重点实验室, 中国济南市, 250012
摘要:六价铬Cr(VI)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对多种癌症尤其是呼吸道和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然而,Cr(VI)在食管癌发生中的潜在作用和相关机制仍未知。本研究选取永生化的人食管上皮细胞(HEECs),通过长期Cr(VI)暴露获得恶性转化细胞系(HEEC-Cr(VI)),以模拟Cr(VI)诱导食管肿瘤发生进程。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与亲代细胞HEECs相比,HEEC-Cr(VI)细胞获得了锚定非依赖性生长的特性、增强的增殖能力、癌症干细胞特性以及在BALB/c裸鼠皮下成瘤的能力。此外,HEEC-Cr(VI)细胞表现出减弱的细胞运动能力以及增强的细胞粘附性。但经过Cr(VI)急性暴露的HEECs细胞未能获得HEEC-Cr(VI)细胞的恶性表型,这表明HEEC-Cr(VI)细胞的恶性表型来源于Cr(VI)诱导的恶性转化,而不是由Cr(VI)直接导致。对其机制的探究结果揭示,长期Cr(VI)暴露诱导的Notch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对维持HEEC-Cr(VI)细胞的恶性增殖能力和干性至关重要,而Notch通路的抑制剂DAPT能显著削弱HEEC-Cr(VI)细胞的恶性表型。综上所述,本研究阐明了Cr(VI)诱导食管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为Cr(VI)相关食管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方向。

关键词组:六价铬;食管肿瘤发生;恶性增殖;干性;Notch信号通路

Research Article: CXCL16 promotes proliferation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y regulating GPX1-mediated antioxidant levels

Ru HE, Hongyi JIANG, Chengchi ZHANG, Yuan CHEN, Wenshun LIU, Xinyue DENG, Xiaozheng ZHU, Yunye LIU, Chuanming ZHENG, Yining ZHANG, Chengying SHAO, Yanting DUAN, Jiajie XU

DOI: 10.1631/jzus.B2400192 Downloaded: 378 Clicked: 695 Cited: 0 Commented: 0(p.92-106) <Full Text><PPT> 23

Chinese summary   <1>  CXCL16通过调节GPX1介导的抗氧化水平促进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增殖

何茹1, 江弘毅1,6, 张铖驰2, 陈源3, 刘文顺4, 邓欣悦1,6, 朱骁拯1,6, 刘云业1, 郑传铭1,6, 张怡宁5, 邵程莹5, 段艳婷1,6, 徐加杰1,6
1浙江省人民医院, 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 头颈外科, 中国杭州市, 310014
2浙江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中国杭州市, 310014
3浙江省人民医院, 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病理科, 肿瘤中心, 中国杭州市, 310014
4锦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浙江省人民医院), 中国锦州市, 121000
5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中国杭州市, 310053
6浙江省头颈肿瘤精准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杭州市, 310014
摘要:大量研究表明,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在癌症中的高表达与预后不良以及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有关。虽然CXCL16可以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但其调节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研究CXCL16在HNSCC中的表达,并揭示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我们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本中心医院HNSCC患者的组织样本和HNSCC细胞系中均检测到CXCL16的高表达。实验结果表明,CXCL16敲低可抑制HN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转录组测序显示,CXCL16可能通过调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的抗氧化途径影响HNSCC细胞生长。si-CXCL16细胞中活性氧(ROS)的水平升高,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有关。此外,与si-CXCL16组相比,si-CXCL16和GPX1抑制剂Eldecalcitol(ED-71)协同作用组能显著抑制HNSCC细胞的生长。综上,CXCL16可通过调节GPX1介导的抗氧化途径促进HNSCC细胞的发展。因此,靶向细胞CXCL16表达可能是治疗HNSCC的一个候选策略。

关键词组:抗氧化途径;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38 Zheda Road, Hangzhou 310027, China
Tel: +86-571-87952276; Fax: +86-571-87952331; E-mail: jzus@zju.edu.cn
Copyright © 2000~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