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
ISSN 1673-1581(Print), 1862-1783(Online), Monthly
2024 Vol.25 No.3 P.181-270
Reviews
Review: Defense and anti-defense mechanisms of bacteria and bacteriophages
Xiaoqing WANG, Sebastian LEPTIHN
DOI: 10.1631/jzus.B2300101 Downloaded: 1037 Clicked: 1050 Cited: 0 Commented: 0(p.181-196) <Full Text><PPT> 288
1丽水学院医学院,中国丽水市,323000
2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医学与兽医学院,英国爱丁堡,EH8 9JZ
3HMU健康与医科大学,德国埃尔福特,99084
摘要:在后抗生素时代,因抗菌药过度使用产生的超级细菌引发了严峻的耐药形势。噬菌体能特异性地杀灭细菌,且不会破坏正常菌群,可以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感染治疗途径,以补充甚至取代抗生素。细菌进化出多种复杂的抵抗噬菌体感染的方式,包括流产感染和CRISPR-Cas系统,噬菌体同样也进化出反防御的策略去继续感染细菌。对细菌防御和噬菌体反防御机制的深入探索将有助于噬菌体治疗策略的优化及增加我们对微生物世界认知。为此,本文对近年来细菌抵抗噬菌体的防御机制、噬菌体的反防御机制及病毒与宿主协同共赢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组:噬菌体;噬菌体抗性;流产感染;噬菌体治疗
Review: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mitophagy in osteoarthritis
Hong CAO, Xuchang ZHOU, Bowen XU, Han HU, Jianming GUO, Miao WANG, Nan LI, Jun ZOU
DOI: 10.1631/jzus.B2300402 Downloaded: 869 Clicked: 1146 Cited: 0 Commented: 0(p.197-211) <Full Text><PPT> 302
1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学院,中国上海市,200438
2海军军医大学免疫与炎症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上海市,200433
3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中国北京市,100084
摘要: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内软骨损伤退变、软骨下骨异常重塑、骨赘生成、滑膜炎症反应和广泛血管生成为特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是全球60岁以上人群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在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软骨细胞的异常代谢发挥了重要致病作用。线粒体功能障碍作为软骨细胞代谢异常的重要诱因,参与了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维持线粒体稳态是一种避免骨关节炎发生的重要方式。线粒体自噬是自噬体靶向吞噬损伤线粒体,以清除受损或功能失调的线粒体,维持线粒体稳态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线粒体自噬与骨关节炎密切相关,这提示线粒体自噬功能的调节可以作为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新方法。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线粒体自噬在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行综述,进一步阐述了线粒体自噬调控骨关节炎的潜在机制,为线粒体自噬治疗骨关节炎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组:线粒体自噬;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线粒体;凋亡
Hong CAO, Xuchang ZHOU, Bowen XU, Han HU, Jianming GUO, Yuwei MA, Miao WANG, Nan LI, Jun ZOU
DOI: 10.1631/jzus.B2300403 Downloaded: 1235 Clicked: 1563 Cited: 0 Commented: 0(p.212-232) <Full Text><PPT> 294
1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学院,中国上海市,200438
2海军军医大学,免疫与炎症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上海市,200433
摘要:内质网是体内蛋白质产生和质量控制的关键场所,体内约1/3的蛋白是经内质网合成并加工发挥作用。蛋白质合成后需要进行一定的折叠,形成正确的三维构象,从而发挥其功能。然而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易出现错误,导致未折叠和(或)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内聚集,进而导致内质网应激。对此,机体可通过内质网质量控制(ERQC)和内质网相关降解(ERAD)对生成的蛋白质质量进行检测,并通过降解异常折叠蛋白质,以维持内质网内蛋白稳态。目前为止,对哺乳动物体内有关蛋白质折叠和ERAD的详细机制描述尚不全面。为此,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细胞中蛋白质折叠与ERAD的过程和功能,并重点对ERAD相关蛋白质构象疾病的潜在病理生理学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组:内质网相关降解;蛋白质折叠;泛素化;逆向转位
Research Articles
Hongmin LU, Tiantian GUO, Yue ZHANG, Dewang LIU, Lulu HOU, Chengxue MA, Mingwei XING
DOI: 10.1631/jzus.B2300409 Downloaded: 904 Clicked: 1179 Cited: 0 Commented: 0(p.233-243) <Full Text><PPT> 372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中国哈尔滨市,150040
摘要:作为一种普遍的环境污染物,微塑料(MPs)已引起全球关注。鸡作为目前全球消费最广泛的家禽,随着消费者的需求不断上升,其饲养的安全性受到极大关注。肺是鸡生理活动中的重要器官,也是最脆弱的器官。因污染物积累导致的鸡的肺损伤难以修复,死亡率较高,给饲养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对MPs毒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生态系统,而对鸡的毒性和肺损伤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浓度的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暴露42天对鸡肺的影响。结果显示,PS-MPs可引起鸡肺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异常,具体包括内质网肿胀、炎症细胞浸润、染色质凝集和质膜破裂。同时,PS-MPs可增加以下相关基因的表达:热休克蛋白(Hsp60、Hsp70、Hsp90)、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ATF6、ATF4、PERK、eIF2α)、焦亡相关基因(NLRP3、ASC、IL-1β、Caspase1、GSDMD)和炎症通路(NF-κB、iNOS、COX-2)。综上所述,PS-MPs暴露可导致肉鸡肺应激、内质网应激、焦亡和炎症反应,为进一步研究MPs的生理健康和毒理学机制提供了新的科学线索。
关键词组:聚苯乙烯微塑料;内质网应激;肺;NLRP3炎症小体;炎症
Feifei MAO, Meng WANG, Shuai ZHOU, Yan ZHAO, Jiaping HUANG, Fengying YIN, Haiping YANG, Pei-hui DING
DOI: 10.1631/jzus.B2300586 Downloaded: 839 Clicked: 926 Cited: 0 Commented: 0(p.244-253) <Full Text><PPT> 399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浙江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癌症研究所,中国杭州市,310016
摘要: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已经被广泛报道,它的存在使牙周炎的治疗更为复杂。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国东部地区人群中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的发生率,并探讨远舌根的形态学特征与骨破坏及牙周状况的关联性。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东部地区836例患者共1497颗下颌第一磨牙的锥形射束电脑断层扫描(CBCT)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其中,69例患者的103颗下颌第一磨牙有完整的牙周检查表。随后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评估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的形态学特征与骨缺损及牙周临床参数间的关系,包括临床附着缺失、探诊深度、牙龈退缩和根分叉病变情况。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东部地区人群中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在患者和牙位水平的患病率分别为29.4%和26.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第一磨牙舌侧的骨缺损及临床附着丧失水平与位于横截面的远舌根与近中根的分离角呈负相关,而与年龄和位于冠状面上的远颊根与近中根的分离角呈正相关。综上,中国东部地区人群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患病率较高,而且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的形态特征与牙周状况具有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提高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的早期诊断率,并对存在远舌根的第一磨牙的治疗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
关键词组:远舌根;下颌第一磨牙;牙周临床参数;临床附着丧失;锥形射束电脑断层扫描(CBCT)
Fulong NAN, Wenlong NAN, Xin YAN, Hui WANG, Shasha JIANG, Shuyun ZHANG, Zhongjie YU, Xianjuan ZHANG, Fengjun LIU, Jun LI, Xiaoqiong ZHOU, Delei NIU, Yiquan LI, Wei WANG, Ning SHI, Ningyi JIN, Changzhan XIE, Xiaoni CUI, He ZHANG, Bin WANG, Huijun LU
DOI: 10.1631/jzus.B2300134 Downloaded: 840 Clicked: 1298 Cited: 0 Commented: 0(p.254-270) <Full Text><PPT> 428
1青岛大学基础医学院特种医学系,中国青岛市,266071
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青岛市,266032
3长春中医药大学院士工作站,中国长春市,130117
4温州大学病毒学研究所,中国温州市,325035
5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中国长春市,130012
6中国农业科学院长春兽医研究所,中国长春市,130122
7青岛华赛伯曼医学细胞生物有限公司,中国青岛市,266000
摘要:新城疫病毒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疫苗载体,已被应用于多种疫苗的开发,但目前对于该病毒在抗原提呈中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较少。为阐明新城疫病毒感染的树突状细胞与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时的关键抑制因子,本研究将新城疫病毒疫苗LaSota株作为抑制剂对树突状细胞进行预处理,并用细菌脂多糖刺激树突状细胞的活化,通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新城疫病毒感染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依赖的方式抑制树突状细胞中白介素12p40(IL-12p40)亚基的表达,从而抑制IL-12的活性单位IL-12p70的合成,致使树突状细胞诱导的T细胞增殖和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6型白介素(IL-6)分泌下降。同时,细胞因子的下调促进了新城疫病毒从树突状细胞向T淋巴细胞的传播。此外,不同毒力型的新城疫病毒均表现出抑制活性。综上所述,新城疫病毒可以调节多种免疫细胞互作的强度,从而促进病毒的增殖与传播。因此,本研究揭示了一种新城疫病毒的新型免疫抑制机制,同时也为新城疫病毒载体疫苗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组:新城疫病毒;树突状细胞;白介素12;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